华文诗社郑炜诗系列之牧羊少年附
《华文诗社》郑炜诗系列之《牧羊少年》附:郑炜简介及访谈录
-01-24春意阑栅
作者简介:
郑炜,杭州人,男,年11月生于浙江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主张有感而发,并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写作:力求有所指,有所另指。
年7月开始文学创作,多件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秋水诗刊》《当代诗坛》《杂文选刊》《文艺报》《文学报》等海内外文艺报刊。有诗入选《新诗三百首》《中国儿歌大系》《浙江诗典》《百年精妙小诗三百家》等书。出版诗集《郑炜诗选》《当梦成为一种负担》《双子叶集》(合著)、《右岸诗歌:新诗十五家》(合著)等。主编或执行主编各类书籍数十种。
代表作有短诗《两只小鸟》《赠》《盆》《乘车入北方》《稻秆》《大树飘零》、长诗《牧羊少年》等。
如今我的写作技巧已相对成熟,但想象力没有少年时好了。写诗的黄金时期应该是十八九岁,如我的处女作《冰》、代表作《两只小鸟》《赠》和《盆》等都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我的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如我的诗《街灯》是在我老家一盏路灯下完成的,《桂花雨》是看我的儿子在小区里采摘桂花有感而发,《玉兰花》《白莲塘》等是我给朋友发给我的画或照片配诗。
主持人:您的四行诗,几乎每一首都看上去简简单单的,文字上,似乎所有的小学生都能读懂,也不引经据典,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郑炜:我的四行诗,表面一层,就是要让人们觉得简单,但我在简单中追求丰富。实际上,任何文体,想写好,都是不容易的。比如写好四行诗,其难度,就在于在这有限的四行里,把原本要用十行二十行来表达的内容装进去,而又不能看出被压缩的痕迹。
主持人: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必然有其独特的风格。您是一位写作近30年的诗人,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您的诗歌代表作。
郑炜:《两只小鸟》写于年清明,那时我还在读高中,表达的是将恋未恋的情怀。有人用“简单而丰富,平静而热烈”来评价它。涩水先生则认为它“新鲜、干净、完美”,“虽然只有寥寥23字,却充分地表达了少男少女在开始吸引阶段含而不露的心态,全诗情景交融,明白含蓄,美丽如画。”此诗被选入《中国新诗精选三百首》一书。
《赠》和《盆》写于年,前者被选入《浙江诗典》,后者深受《诗经》影响,我自己比较喜欢,但在读者中争议较大,能真正理解它的,属极少数人。它写的是对于本真的认识。作为平民,我主张众生平等,从不喜欢人为标签。《稻秆》和《大树飘零》分别写于年和年,前者写强权与弱势群体,后者写我母亲。《乘车入北方》这首古体小诗,写于年,写的是理想与现实、目标和过程。
主持人:郑老师可以说是近年来诗坛最活跃的“柔巴依”诗人,曾被誉为“21世纪的海亚姆”、“柔巴依界泰斗”、“我国四行诗界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等。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这样评价您:“郑炜是浙江省的重要诗人,尤其是他的自由体四行诗歌,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我省都是非常突出的。”
那么您理解的四行诗是什么?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郑炜:意尽则止: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诗歌的长短,应由内容决定:长诗和短诗,犹如长枪短炮,各有所专,并无优劣。关键在于,你写的,是诗,而不是伪诗,就像种的菜,不能成了草。
四行诗也称柔巴依,大多具有纯真直觉、短小精练、才智闪烁的特色。我的理解是,四行诗也即写成四行的诗,它一般指自由体四行诗。
柔巴依类似于中国的绝句,诗歌的一种形式。“柔巴依”一词源出阿拉伯文,意为“四的组合”,亦可译为“四行诗”。四行诗歌,中外皆有,但以古波斯诗人奥玛尔·海亚姆(约-)的《鲁拜集》(《柔巴依集》)最为著名,此集已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文字,总印数仅次于《圣经》。
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亦写过大量脍炙人口的四行诗,上溯到6世纪,维吾尔族先民敕勒人斛律金的《敕勒歌》,原文即是一首优美的四行诗。盛唐时期的绝句,影响亦很深远。
从年11月开始,我致力于四行诗的写作,曾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过近首四行诗。我的四行诗,既不囿于中国绝句的平仄、押韵,也不死板遵照古波斯柔巴依的“每行五个音节”和“一、二、四句或二、四句押韵”之原则。
我有我的写作“八字方针”:简朴、自然、纯粹、优美。
主持人:您的四行诗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简朴、自然、纯粹和优美。可以说,您的四行诗已在中国四行诗界得到公认,据说您不仅诗歌写得好,而且对散文和评论也都驾驭得很好,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在散文、评论等方面的写作体会和感想吗?
郑炜: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做一件事,就要努力把它做好。这是某个作家说的。我在想,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做好自己也是不容易的,如果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这世界就和谐了。我的诗歌远没有写好,更没有“得到公认”,尤其在四行诗上,我还需要不断努力。我的第一身份是个诗人,至于写散文、写评论,都属偶尔为之,更没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了。
主持人:您少年时代的阅读对你写诗有什么影响?写作改变了你的生活吗?
郑炜:诗歌区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讲究抑扬顿挫,除了意境美外,还有一种音韵美。我小时候喜欢朗读古文,觉得很有味道,这对我以后写诗培养节奏感很有帮助。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的我自卑、木讷,不讨老师喜欢,一度怀疑自己智商低下,甚至无法初中毕业,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位对我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学导师——涩水先生,我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
我曾在涩水先生的企业一边工作,一边接受教益。四年朝夕相处,不仅在写作技巧上有所提高,还得到很多鼓励和信心。先生教给了我宽容、乐观和善良。
先生修改了我的小诗《两只小鸟》,使我顿悟,仿佛所有毛孔,豁然舒张,此中意境,从未体会,从此入门文学,以至永难割舍。我之前能写出几首好诗,那是碰运气,直到年元月,两年前创作的《两只小鸟》被誉为“一首完美的诗”后,才真正入了门。
读书使人平静,写作使人舒畅——读书和写作,使我认识世界,改变自己。
主持人:我知道郑老师有一对非常可爱聪明的双胞胎儿子,也写了许多诗文,并且出版了文集《三色堇》,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能不能聊聊您的儿子和他们的文集?
郑炜:长子郑简之6岁能诗并在报刊发表诗歌,次子郑安之8岁下笔千言并且全国获奖,两个都曾在《中国校园文学》《语文报》《少年智力开发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他们10岁生日之前,也即读小学四年级时,与同班同学朱家岳一起,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文章合集《三色堇》。
主持人: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良好的读书写作氛围,一定对您两个儿子有很大的影响。
郑炜:是啊!我是个非常喜欢买书、读书的人,几乎每日手不释卷,无论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到处都有我的书。我的藏书目前已近一万册。记得他们很小的时候,我总把书房的门关得紧紧的,生怕他们随意出入,破坏我的书。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对书房的神秘感。
等到他们稍微长大后,我就经常带他们去新华书店;每次去,总先把他们送到有儿童读物的区域。新华书店里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读物令他们大开眼界,也大饱眼福。时间过得很快,临近做饭时间,我便及时出现,和他妈妈一起为他们挑上一些花花绿绿的书籍、卡片,领着高高兴兴的他们,走向收银台。有时我也会买些故事磁带或趣味碟片给他们;离开书店时,他们不断回望书架,真是恋恋不舍啊!
主持人:您很会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记得《中华家教》杂志上发表过您的一篇文章,谈的就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问题。
郑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他们还未上小学时,像许多孩子一样,也喜欢缠着妈妈,让她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他们的妈妈曾当过小学老师,开始的时候,把以前教过的课本里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渐渐地,那些故事不知不觉全讲完了,她就“现读现卖”,讲她刚看过或正在看的书里的故事。他们每次都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但每次又总觉得不能满足。也不知从何时起,他们妈妈说,她讲的故事,就在这些书里,让他们自己翻看。
我和他们妈妈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打牌,四不K歌跳舞,偶尔看看电视、上上网,大多时候,除了工作和做家务,都喜欢捧读书本或报刊。作为小孩子,他们也喜欢玩,只要不危险,我们都由着他们,趴在地上也行,在地上打滚也行。但耳濡目染,他们也加入了阅读的行列:有时捧着一本书,整天都可以待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
为了看懂那些书籍或卡片,他们不断地找我们,因为里面的字他们几乎都不认识,要一个一个问我们。他们表现得非常好学,慢慢地,有些字,经我们教过后认得了,也有些字,通过看趣味碟片,悄悄记下了。当然,还有一些字,他们是通过阅读超市物品说明书、广告牌等一点一点认识的。
再后来,他们读小学了,我们便买一些带有注音的课外书给他们。随着识字量的增加,他们渐渐不满足于只阅读有注音的书了。于是我及时向他们推荐各种少儿读物,如《安徒生童话全集》《格林童话全集》《伊索寓言》《昆虫记》《十万个为什么》《中华圣贤经》《骑鹅历险记》、唐诗等,内容涉及各种作文素材(包括许多“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书)、动物故事、历史故事、文艺故事和科幻故事等。看着他们对阅读如饥如渴的样子,忽然有一天,我把整个书房都向他们开放了。
他们也很喜欢看电视里的动画片,如动画版的《西游记》,如《红猫蓝兔七侠传》。那些优秀的动画片,充满了智慧,很有想象力,味道实在太好,我常常陪着他们看,并与他们讨论片中角色。不过我给他们作了规定:每天放学后至下午五点半前,他们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上网就上网,只是,如不小心超过了五点半,超过几分钟,改天将被扣掉几分钟。
就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习惯养成了,视野开阔了,词汇丰富了,思维活跃了。现在,他们也像我一样,每天已经手不释卷——不管到什么地方,没有书带着,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出门总要带上一些书,好像一天不看书,就虚度了似的。
有一次,他们向我提起三国时的曹操、曹丕和曹植,希望将来,也像我一样,做个作家。于是他们的妈妈鼓励他们,多给小朋友们写文章,让小朋友们喜欢读书,读有趣的书。
主持人:现在他们已经出版了文集《三色堇》,这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激励。对于父亲您来说,这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那么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您有何期望呢?
郑炜: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做一个简单而独立的人,不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能对人类有所贡献——我对他们几乎没有设想,也没有寄托。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因为谁也无法预知未来。
主持人:走到今天,您在诗坛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工作,生活,家庭,诗歌创作等方面,您是怎样看自己经历过的这些?
郑炜:可以说,30岁之前,我一直过着几近流浪的生活,有四五年,我一首诗也没有写,还有四五年,每年我只写了一二首诗。
年12月至年1月间,我只留下57首短诗,平均每年只有区区3首。
为了谋生我到处奔波。当我收入相对稳定,生活基本安定后,诗也就写得多了。年11月至年1月,我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国内第一部个人配画自由体四行诗集《当梦成为一种负担》,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白天我属于世俗,夜晚我属于诗歌。晚上是绝佳的创作时间,我的很多诗作都是躲在被窝里用手机写的。
主持人:创作的灵感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通过今天与郑老师面对面的交流,让我们对郑老师的作品和他的家庭都有所了解,我们期待郑老师创作出更多能够传世之作,同时也祝福他的两个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机会难得,本期访谈结束之前,也想请郑老师给热爱文学创作的广大青年朋友提一些建议吧。
郑炜:诗歌是什么?一种回忆,一种想象,一种虚妄的表达。感受比阅读(观察)更为重要:多读、多思、多写、多比、多改。多写散文少写诗;重视自然的美,乡村的美。
我喜欢一是从源头上学起,包括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盛唐诗歌和上古诗歌)和外国自由诗,如19世纪的拜伦、海涅、普希金、歌德、裴多斐、波德莱尔等人的诗歌和欧美意象派诗歌,以及外国古典诗歌(包括古希腊、古埃及、古波斯的诗歌),二是从别样门类如美术作品中吸收营养,借鉴表现手法,比如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努力寻找大自然中的象征物,以还原天籁之音。
主持人: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向大自然吧!那么郑老师对身影在线访谈栏目和广大青年朋友有什么样的寄语?
郑炜:没有什么比实现了少年时树立的理想更令我感到欣慰的了,我希望更多的后来者,认准目标,不断努力和坚持吧。
主持人:郑炜老师的诗属“性灵诗”,就像是灵魂在跳动,不但写得十分优美,而且留有相当大的空白。特别是他的四行诗,源于古典而不泥古,诗风简洁凝炼、明净单纯,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我们期待郑炜老师创作出更多经典之作。
敌人也是父母的孩子。
——郑炜
牧羊少年(长诗)
作者:郑炜
少年出现在大树下
他的眼睛大而有神,
他的鼻梁直而高挺。
他有宽阔的前额,
还有轻抿的嘴唇。
当他拨动那手上竖琴,
小羊羔也会过来聆听。
天空是多么高远,
群山千百里延绵。
他倚靠大树,
把双脚往溪水里伸。
山坡上绿草茵茵,
前方有飞翔的鸟影。
饱食吧,
一朵朵游动的云;
大卫啊,且把你
心中的诗意歌吟。
巨人叫嚣阵前
“这房子一样高大的身躯,
你们有吗?
这金光闪闪的盔甲,
你们有吗?
胆小的犹太人,
出来应战!”
非利士的歌利亚
挥舞着一把七尺长剑,
从早晨,到夜晚,
在扫罗王的阵地前,
走过去,
又走过来。
他辱骂敌人,
嘴角,洋溢着笑,
一天一天,
一星期,
又一星期。
似乎骂不够,
也骂不累。
待在战壕里的犹太士兵啊,
把牙根恨得痒痒。
可有什么作用?
说甘于被人辱骂是假的,
说不胆怯是假的,
羞耻,
占据着每一颗爱国的心。
谁敢出面,谁,
又真能出面?
“大卫,大卫!”
犹太军队不供应军粮,
大卫的哥哥从军营里捎信回家,
说他们快要断了给养,
老父亲耶西让他送去一袋玉米,
反复叮嘱他一路注意安全。
抵达军营将近中午,
哥哥们也不留他共进午餐,
不住声催他赶回。
只听军人们都在谈论,
谈论那个可怕的巨人,
似乎他一个人就可以
抵御整支犹太军队。
大卫不大理解为什么
对一个凡人会如此害怕,
他无保留地相信
始终有犹太人的神在。
他想出阵杀敌,
自告奋勇,反复请求,
许多人笑他幼稚愚昧。
也许只能当作碰碰运气,
每个人都拗不过大卫。
他拒绝了
所有士兵的帮助:
说不需要铠甲,
不需要矛和盾牌,
更不需要剑。
他一手提着弹弓,
一手捏着
河边捡来的几颗圆卵石,
貌似稀松平常,
就这样出阵应对。
巨人歌利亚铁塔般结实,
哪里看得上这牧羊少年!
然而也只一个照面,
便已摇晃倒下,
再也握不住
手上那可怕的巨剑。
轻敌的眼睛被少年射中一只,
呐喊声传得很远很远。
少年如闪电般掠过,
迅速捡起巨人的武器,
一下就把对手头颅砍断。
谁说鸡蛋就不能撞击石头,
将士们,再不用愁眉苦脸。
赶快冲出战壕,
目睹他们迅速溃退。
只有病床上的扫罗头昏脑胀,
他喜忧参半,
似乎已一点一点丧失权威。
犹太军营开始狂欢,
他们高喊着英雄的名字:
“大卫,大卫!”
即使最美妙的音乐
即使最美妙的音乐
也抚慰不了扫罗忧郁的心。
压在他心头的究竟是什么?
高高的王位,
还是杀不完的敌人,
抑或责怪他的神?
扫罗王追击着自己的女婿,
民族的英雄。
尽管大卫有恩于他,
并且在绝境中一再放他活命,
却总不愿让其安身:
无论在温暖的宫中,
还是荒凉乡村。
让我们一起敬天爱人
扫罗王啊,你击败亚玛力王,
截留了本该献祭的牛羊;
你违反犹太人的法律,
饶了亚甲的命。
你能抵御神的力量吗,
你又怎能反对先知撒母耳的安排。
不是大卫想继承就能继承,
机会对人一向平等。
你儿子约拿单当他兄弟,
你女儿米甲被你许作他妻,
一家人和睦相处多么温馨,
你们本该相爱相亲。
没有人觊觎你的王位,
要不是大卫逃得快,
你向他狠掷的长矛,
立马就要了他的命。
他为你弹奏的几个和弦,
固然无法把你的痛苦减轻,
不要使恐惧变成狂怒,
让我们一起敬天爱人。
大卫哀歌
大英雄何竟死亡!
大英雄何竟仆倒!谁要这亚玛力人报告基利波的噩耗,
谁让他打破洗革拉村悲凉的平静:
约拿单,约拿单,约拿单,
我的约拿单啊,
还有麦基舒亚和亚比拿达兄弟,
你们与父亲竟已死于非命。
你们为犹太国捐躯英名永存,
吊死这个多嘴的投机分子,
上帝啊,塌了非利士的天空,
为我们的父亲和兄弟雪恨!
迦密部落即景
拿八酋长在酩酊中悠悠醒来,
头顶的乌云已经散开。
迦密部落接受了大卫的保护,
他却又不肯礼貌对待。
大将军的威仪岂容任意触犯,
等着吧,血洗的军队。
要不是妻子亚比该机灵识事,
及时把供奉一一献上,
他早已没有后悔的机会。
听罢妻子的描述,
他吓出了涔涔冷汗。
然而他与死亡何异,
转眼便中风瘫痪。
当十天之后,
亚比该成了寡妇的消息传来,
威风凛凛的大卫啊,
乐翻了天。
想起她的美艳:
那清脆的笑声,
流转的眼波,
还有温柔款款,
他赶紧派人上门求婚,
询问她愿或不愿。
有没有一见钟情?
有没有见异思迁?
有没有只是屈服于
王者的威严?
猜不透亚比该此刻的心情,
她罔顾丈夫新丧,
似乎在喜笑颜开。
新王在手舞足蹈
也许不曾消亡,
却已悄然改变,
你的温柔拍打着寂寞芳心,
难分难解替代了多年踪影。
然而强者就是律法,
老跟随着米甲能有什么结果:
后夫帕铁的泪水
落进了巴户琳。
尽管当初因为爱情
米甲曾纵大卫及时逃走,
但被记住的,
却是她遵父命转嫁他人。
大卫虽然已有很多妻子,
却有谁还能阻止,
阻止他洗刷夺妻之恨。
可是米甲怎么也狂欢不起,
无法像新王一样手舞足蹈,
保持着一贯的严肃端正。
旧的时代已经结束,
米甲如今只有一条活命。
那被扫罗忽视很久的约柜,
供奉着以色列的神。
米甲无视新王正是春风得意,
对神也特别虔诚,
嘲笑大卫过于无拘无束,
显得对神与新王多么不敬。
直到死日,
她也没有生养儿女,
从此被打入冷宫,
孤苦伶仃。
不要以为你已得偿所愿
大卫啊,你是一代君王,
为何也破坏军婚?
乌利亚出征在外为国卖命,
你却召他妻子入宫销魂!
不料一场偷欢珠胎暗结,
你急于掩盖秽行。
于是让乌利亚回家团聚,
你以为他会服从命令。
战友们在浴血奋战,
乌利亚不肯独享鱼水之欢:
他拒绝了你的“好意”,
他是一个正直军人。
没撤的你让他带信给他上司,
那是一道杀掉他本人的命令。
可怜的乌利亚啊,就因为
妻子拔士巴倾国倾城。
不要以为你已得偿所愿,
虽然你在先知拿单面前匍匐认罪,
耶和华兴起的祸患
也将在你家不断降临。
押沙龙的独白
同样是王的儿子,
唯独暗嫩找不到妻子?
同样是王的儿子,
唯独暗嫩可以不讲伦理?
他玛是他的妹妹,
他强占他玛,耍尽了诡计,
你许他娶他玛为妻,
他却又残酷抗拒。
你的仁慈如此软弱,
你的不公把仇杀激起。
让他来赴我的宴,
让他领受我的情,
让他试试
我剑口的锋利——
我枉作他玛同母兄长,
我耻为暗嫩异母之弟。
押沙龙策马穿越树林
押沙龙屯兵叛反,
就连老朋友,聪慧的
亚希多弗也去投奔。
幸亏忠心的户筛
把追杀我的计谋成功阻止。
你实在伤透了我的心啊,
我只能光着脚逃上橄榄山,
遥望耶路撒冷城。
我最宠爱的儿子押沙龙,
你不该结党营私,
到处收买人心;
你不该侵占我的王宫,
还对我的嫔妃动了心;
你不该杀了你的兄长,
又把父亲当作敌人。
押沙龙啊,我是你的敌人,
你却不是我的敌人。
大捷不断从前方传来,
我却总是无心倾听。
出征前我嘱咐诸将:
“你们为了我的缘故,
宽待那少年人。”
听说就在半天之前,
你策马穿越树林,
树枝夹住了头发,
人被提到半空,约押
把你戳得鲜血淋淋。
他胡说什么只要你再生存,
我们的以色列
就不能安享太平。
“我儿押沙龙,
我儿,我儿押沙龙啊!
我恨不得替你死。
押沙龙啊,
我儿,我儿!”
——谁能令你复活,
我叫天天不应,
呼地地不灵。
神的爱与我们同在
都说“扫罗杀敌千千,
大卫杀敌万万。”
战争真令人疯狂,忘记
敌人也是父母的孩子。
我歌颂大卫统一以色列的伟大,
更赞美他儿子所罗门的仁慈。
——他从不为了胜利而战,
保证了长久的繁荣和安宁。
继续写诗、唱歌吧,
我仿佛看见一个牧羊少年,
正自在地弹奏竖琴。
神的爱与我们同在,
让我们学会感恩,
让我们宽恕所有的生命,
阿门!
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白癜风的饮食影响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12-20 牧羊介绍_牧羊价格_牧羊饲养

电话: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