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敬站在她的装置作品《生命之树》前。这棵3.5米高的大树由几万双一次性筷子塑造,又以一只乌鸦落在枝头,揭示了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图/本刊记者梁辰)
南方人物周刊y
1
写《我的》这首歌是在年,艾敬刚20岁。那个时候她听了苏珊·薇格的《Luka》,决定“把当时自己19岁以前的人生经历写一遍”。那个时候她对人生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去南方”不意味着淘金,更多是自由。那个时候她“可能也是想着扬名世界吧”,像U2、TheBeatles一样。
“想来可笑,当时感觉自己已经经历很多了,一定要纪念一下。”艾敬的这份“纪念”让她年少成名,红遍中国。她被日本媒体称为中国的苏珊·薇格,她们有着共同的形象:休闲装(在媒介批评者看来,这是自由随意、不寻求取悦男性的某种标志),抱着木吉他(在那个时代的中国,吉他被看作“摇滚”歌手的标配、标识,而“摇滚”又时常被解读为“叛逆”),浅吟低唱叙事性的歌词(“民谣”),对社会议题的什么药治白癜风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tebitrade.com/myxs/249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