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里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乡亲们奔走

叶城县柯克亚乡欧吞苏村,一个深藏在昆仑山里的小村落,村民们世代以放牧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年初秋,这个平静的小山村因为一条消息沸腾了:村民那扎买提·阿克力的儿子麦麦提·那扎买提考上了清华大学,即将去首都上学。乡亲们奔走相告,激动万分,仿佛自己的孩子考上了清华一样。因为麦麦提·那扎买提让他们看到,有了国家发展教育的好政策,山村牧羊娃也有美好的未来。

文化名人余秋雨曾经来到叶城,站在新藏公路起点遥望巍巍雪峰,不觉胸中丘壑,提笔为叶城写下一行字:“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让我们透过那磅礴的字眼窥到叶城的遥远与偏僻。曾几何时,边远的山区乡镇没有教师愿意去,个别乡村小学甚至只有一个当地的代课老师,一个人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山区孩子求学之路都异常艰难,更不用说考上清华大学那样全国顶尖的大学,但是今天,这个昔日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昆仑山里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叶城多年来坚持不懈抓教育的成果,是三支队伍建设的成果,更是叶城县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地区对教育的优惠政策所取得的成果。

麦麦提·那扎买的清华路

用尽洪荒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最近,有一个网络红词:洪荒之力,比喻全力以赴做好某件事情。叶城县抓教育,就是如此。

叶城县历任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深远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叶城一直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的理念,围绕“知识改变命运”的核心,用尽全力不断完善教学环境和设施,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力量,确保全县各族学生在本县就能接受到良好教育,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柯克亚乡欧吞苏村坐落在昆仑山山麓之中,麦麦提·那扎买提年刚上学那阵,学校还是破旧的土坯房,分配去的新老师还没放下行李心就凉了,有几个年轻老师行李都没要,只在校园看了一眼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为了改变边远乡镇教育落后、教师流失严重的现状,县里不断加大对山区教育的投入力度,首先是新建了校园,尽管欧吞苏村山路难行,但是县里下决心,就是人扛马驮,也要把建校舍的材料运到村里,很快,一座崭新的小学矗立在了昆仑山里,衬着背后那巍峨的山峦,欧吞苏村小学仿佛是美人眉间的那颗痣,让整座青山都温柔妩媚了不少,也印证了那句“在叶城的乡村,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办学条件好了,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麦麦提·那扎买提觉得学习起来都有了新动力。

近几年,叶城县还在全面保障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和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基层补贴、生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投入.9万元,将班主任绩效津贴从自治区的元/人/月提高到元/人/月,对于到边远乡镇任教的老师,还实行差别化补助,越远的学校,补助越高,在欧吞苏村小学,老师们每月的补助是元。为了确保教师安心教学,叶城县还争取上级资金万元,在8个乡镇和双语高中新建了套教师周转宿舍,新分来的老师虽然还是有离开的,但留下的越来越多,柯克亚乡五年前只有名教师,如今有名老师。

麦麦提·那扎买提的班主任阿依努尔·买买提就是留下的教师之一。如今,这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女教师已经在柯克亚乡安家落户,立志把青春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和那些可爱的孩子。麦麦提·那扎买提仿佛就是那命运的宠儿,他上学那一年,国家为了让南疆少数民族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始开设疆内初中班。年,品学兼优的麦麦提·那扎买提顺利考上了乌鲁木齐市第67中学内初班,而他的姐姐依力米努尔·那扎买提则比他早一年考入了乌鲁木齐市第58中学内初班,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内初班的学生。如今,欧吞苏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城里已经没多大差别,今年村子里有11个孩子考上了内初班。

父母的支持催生学习的勇气

如果说县里坚持不懈地抓教育和国家好政策给了麦麦提·那扎买提改变人生的机遇,那么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则给了他学习的动力和勇气。

麦麦提·那扎买提出生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父亲那扎买提·阿克力是爱国宗教人士,担任村清真寺的依玛木,他就像叶城县“三支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缩影,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了自身素质,他不但始终以“五好”宗教人士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广大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抵制极端宗教思想,还从小教育子女要崇尚科学,远离愚昧。他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喜欢看报刊杂志,通过学习,他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想尽一切办法让三个孩子读书考大学。

为了供孩子们上学,那扎买提·阿克力平时除了在村里清真寺履行讲经职责外,还到处做泥瓦工和木工,赚钱补贴孩子上学费用和家用。

麦麦提·那扎买提的母亲是个普通农民,却深谙事理,一心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年,麦麦提·那扎买提考入内初班,母亲为了奖励儿子,特意在县城为他买了一双漂亮时尚的运动鞋,可谁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母亲最后一次为儿子买鞋。

没多久,麦麦提·那扎买提的母亲因患白血病,病情恶化非常快,她在临终前对丈夫说:“不要告诉孩子们,我不想让他们在学习上分心,也不想让孩子们有任何思想负担。”那扎买提·阿克力强忍着悲痛把妻子安葬,去探望两个孩子时,只字未提母亲去世的事。年暑假,麦麦提·那扎买提和姐姐回家得知母亲去世后,两人哭得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跪在母亲坟前久久不肯起来。

母亲去世后,两个孩子特别是麦麦提·那扎买提更加发奋努力,年以分的高分考入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内高班,年,他被评为优秀内地新疆班学生,年11月6日,麦麦提·那扎买提的父亲那扎买提·阿克力被自治区选为第七批内高班、内职班学生家长代表赴内地办班学校考察,那是那扎买提·阿克力第一次走出家乡,来到内地,他感到无比骄傲,回乡后,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向身边群众讲述内地省市对内高班、内职班学生的关爱,讲内地的繁荣,教育引导身边群众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恩社会主义制度,并将感恩化作建设美丽家园的动力,教育子女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将来报答祖国和家乡人民。

汇聚社会大爱圆无数学子之梦

尽管麦麦提·那扎买提品学兼优,但也曾经因为家境贫困差点辍学。那是年,母亲患病后,家里为了给母亲治病已经一贫如洗,尽管乡里组织干部群众为母亲捐助了1.5万元,但还是欠了很多外债,麦麦提·那扎买提对父亲说,他决定去山里放羊,和爸爸一起挣钱供姐姐上大学。

乡里得知这一情况后,乡党委书记马世江第一时间上门做思想工作,他告诉麦麦提·那扎买提的父亲,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并拿出0元钱接济这个困难家庭,勉励那扎买提·阿克力,不要气馁,不要害怕,一切困难都会过去,一定不能让孩子辍学。

今年7月25日,麦麦提·那扎买提以福建省内高班第一名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物理专业录取。那扎买提·阿克力别提多高兴了,高兴之余,心里又犯了愁,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女儿又在厦门大学就读,姐弟俩上学的费用成了家里的大难题。为了凑够学费,那扎买提·阿克力打算把家里的牛羊全部卖掉。县委书记李国平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教育系统、乡村党组织深入村里了解情况,一次性拿出3.5万元奖励麦麦提·那扎买提;通过沟通协调,与叶城共建的新疆交通武警四支队决定每年资助麦麦提·那扎买提0元,直至大学毕业。李国平还要求县相关部门大力宣传麦麦提·那扎买提的故事,在全县形成“知识改变命运”的正能量。

不让任何一个莘莘学子因为贫困而与大学失之交臂,也是叶城各级党政的共识,仅去年一年,县里就投入20万元对县外中职学生进行了交通补助,乡镇(场区)、村(社区)投入47万元对新考上大学的学生给予专项补助,大爱圆了许许多多学子的大学梦,也让叶城更加文明自豪。

如今,“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叶城县所有家长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全县初升高入学率从年的42.5%提高到目前的99%。今年高考全县二本以上录取人,录取率为23.6%,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人,考入区内初中班学生人。就在麦麦提·那扎买提收到通知书后不久,恰尔巴格镇又传来喜讯,帕尔哈提·阿布都卡迪尔被清华大学法律系录取!

鲜花在昆仑山下绽放,相信会有更多的金凤凰飞出大山,飞向祖国各地,飞向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喀什网记者潘黎明

通讯员章中和马甲兵

编辑:玉珍

投稿邮箱:xjksljl

.







































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tebitrade.com/myxs/2499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