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麦克弗森(JamsMacphrson)年发表了著名的《莪相》(Ossian),讲述爱尔兰古代传说中最伟大的诗人,武士芬恩的儿子莪相诗歌事迹。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也提到了这两个传奇人物。有意思的是,麦克弗森在发表这本书的时候声称,这是他从盖尔语和爱尔兰语古文献和口头文学中收集而来,并非自己创作。这部大作由于语言优美内容浪漫充满怀想后来在欧洲大热,被翻译成各国语言,众多浪漫主义作家纷纷引用提及,甚至在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主人公维特都为心上人朗诵《莪相》中的选段。然而,后来被证实,这部作品并非麦克弗森所收集翻译,而是完全是他本人的原创作品。虽然作品的确涉及古凯尔特传说,模仿游吟诗人的调式,但语言编排全然依靠麦克弗森本人精湛技艺。最快露馅的大概是他的长篇叙事史诗,因为盖尔语传统中史诗没有长篇的。就这样,《莪相》成了史上最著名的学术伪造,但也成了不可磨灭的文学成就。在《莪相》之后,麦克弗森还陆续发表了一些类似相关的作品,很有可能也是他自己的作品,而非真的是从盖尔语翻译而成。比如我初译的下面这首散文诗片段,选自FragmntsofAncintPotry,讲述一对恋人,夏瑞克和芬薇拉(ShilricandVinvla)的故事:
我坐在布满苔藓的泉眼边,坐在狂风四起的山巅。我头顶的树瑟瑟索索。黑云暴雨席卷原野,山下湖水且不平静,鹿儿飞奔下山坡。周遭看不到猎人,听不到放牛人的哨笛。此时已是晌午,一切都已安静。单是我的思绪伤心。你是否出现了,我的爱人,原野上的漫步者!你的长发在身后飞扬;在我目光下你胸口起伏;你的眼中为朋友饱含泪水——他们已被埋在这山上。让我来安抚你吧,我的爱人,让我带你去你父亲那里。
但那身影是她吗,好似照在原野上的一束光?明亮如秋天的月亮,如夏日暴风雨后的太阳;那翻越山石来到我身边的美丽姑娘,是你吗?——她说话了,而她的声音孱弱,就如吹过湖边芦苇的微风!快听!
你从战场平安回来了?你的朋友去哪儿了,我的爱人?我听到你在山上死去;我听到了,我为你而哭泣,夏瑞克!
是的,我的美人,我回来了:但是我是部族唯一的幸存者。你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我在旷野为他们堆砌坟墓。但是你为何在这荒芜的山上?为什么独自站在这原野?
我的确只身一人啊,夏瑞克!只身一人在那寒冬的屋里。带着对你的哀悼我香消玉殒。夏瑞克,我如今在墓中褪色。
她消失了,她远去了,就如大风前的灰雾!——你是否可以留下,我的爱人?留下来凝视我的眼泪?你出现的时候是多么美,我的爱人!你活着的时候是多么美!
我会坐在布满苔藓的泉眼边,会坐在狂风四起的山巅。当晌午到来,一切都安静的时候,来与我说话吧,我的爱人!伴随那狂风的羽翼,伴随那山中的暴雨,来吧!让我听听你的声音,就如在这静谧的晌午,你从我身旁走过去。
(↑牧羊少女胶片自拍,莫名觉得合适此文)
牧羊少女已回家放羊,但是依旧会坚持讲述有关苏格兰的故事,分享文学和摄影作品,欢迎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㈤偅瀹舵瘮杈冨ソ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tebitrade.com/mypz/249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