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的地图,像一个不规则的哑铃,之所以说它不规则,就因为在它细长的手柄中间又节外生枝的多出一个民勤县。在河西农耕文化的格局上,民勤县更像一个楔子,楔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
因为有了民勤县,这两个沙漠才没有被连成一片。
民勤是一个奇迹,也是一部诗史——关于守边屯田和创立生命辉煌的壮丽史诗。
民勤的诗史,发端于公元前二世纪。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年)夏,汉将霍去病、公孙敖率军出击匈奴。在西北,他们打通了河西走廊,前锋直捣居延海。秋,在原匈奴休屠王和昆邪王故地,置武威、酒泉二郡,当时武威郡治下的武威、宣威两县,就在今天的民勤境内。武威郡的郡治就就在今天民勤县城的东北部。
从此,民勤这片土地,便以武威郡郡治的面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直到东汉,武威郡郡治移治姑臧县为止,民勤作为武威郡的郡治时间,前后长达二百多年。
说民勤是一部诗史,是因为从此以后,民勤的土地和民勤的人民,也像一个楔子,以农耕屯田为主要生存方式,楔在三边都是游牧民族的滨湖地区,这个湖,便是休屠驿。他们屯守在休屠驿四周,以屯田为主,兼以渔猎为生。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了一个民族融合的前哨。汉武帝为了守边,从中原内地调集了数万屯田守边的百姓,他们便成为河西的第一代拓荒者。他们守边屯田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充满着人生悲喜剧和民族兴衰的壮丽史诗。
这些拓荒者,身份复杂,来源复杂,但梳理开来,共有如下七种来源。
其一,他们是关东(函谷关以东)中原的平民,他们生活在社的最低层,所以,他们是应汉朝的招幕,来到这块土地上寻求新的生活机遇的。
其二,他们是中原、江南的犯罪者,他们是被政府强制发配到这里来做苦力的。
其三,他们是到这里来服役的,但特殊的时期的特殊政策,把他们永远留在了这里。
其四,他们是中原大姓的奴婢,为了获得自由民的身份,根据汉朝的法律,他们赎身来到了这里。
其五,他们是一些低级的官吏,为了更求腾达,寻求升迁的机会,自愿来到了这里。
其六,他们是在中原或江南犯了法的人,为了逃避法律的追查,他们逃亡到了这里。
其七,他们是留在原地的月支人、匈奴人。河西的休屠王、昆邪王战败降汉之后,他们就留在了这里。
虽然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习俗颇殊”,但他们的目标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卫边塞。他们是以战士的身份屯住在这里的。他们“居处同乐,死生同忧,祸福共之”,“夜战则其声相闻,昼战则其目相见”,“缓急足以相死”。在这种生存状态之下,他们丢掉了原来的尊贵、高低观念,很快行成了一个新的奇特的社会生活方式。在他们中间“酒礼社会,上下通焉,吏民相亲”,“是以其俗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就像一千七百多年之后的,从大西洋东岸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他们在上岸之前,就定了一部契约叫《五月花号契约》,从此,在美洲大陆上就形成了一个民主和法治为精神生活的新型国度。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要形成民主和法治精神,谈何容易,他们只能做王权政治之下的附庸。
(以上史书资料,均散见于班固的《汉书》,如《晃错传》、《地理志》、《武帝纪》《刑法志》等章节)
汉以后,在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几度分裂,河西走廊直至西域数千里的国土,在一个强大的王朝形成之后,必然成为中原王朝伸张国力、厉兵秣马的中转站;而当中原王朝的国力孱弱,不能达到西域时,这里也仍是“仁、义、礼、知、行”的儒家后方,所以,数千年来,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艰辛历史,造就了现在民勤人的很多秉性。
2.语言与秉性。
第一,特殊的民勤方言,是联络同志的分开密码。
民勤方言,也是汉语中北方方言的一部分,但民勤方言即古雅又卑陋,即文明又粗俗,在北方方言中是很特别的。表现出多种方言融合的特点。
(一)民勤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
如“彼”(他,她,人家),“龌龊”(不干净,不文明),言传(告诉)“倒糟”(倒霉)等。这种古汉语的留存是很多的,并和中原某些省的方言很接近。
(二)特殊的叹词:如“怪怪”或“蝈蝈”,这些汉词,也是文言文中“怪哉”、“惜哉”等叹词的演变而来的。有研究者发现,民勤的方言,和浙江方言有很多的相同的渊源。
(三)古代游牧民族的方言,如“耶勒格”(昨天)等。
除此之外,民勤人有很多骂人的乡俚俗语,那真是入骨三分的疼。民勤话说出来如玉枹击鼓,震耳欲聋,所以有“三个民勤人吵死驴”的说法。
第二民勤人的秉性。
(一)团结、互助、固执、排外。
民勤人以家乡口音为纽带,同乡是仅次于血亲关系的联络方式。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提携,走向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但是,民勤人决不无缘无故去帮助一个落难中的外地人。这是他们的秉性。
在外地,民勤人只要听到乡音就等于找到了亲人,听到了乡音的亲近感犹如温泉喷涌,温馨、温暖。所以,民勤人每当走向一个新的地方时,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该地的民勤老乡,然后送上“贴子”,融入到民勤老乡的网络中去,成为这个网络中一个新的闪光点。
有句俗话说的好:“天下有民勤,而民勤无天下。”意思是说,民勤人可以走向任何一个地方,并在那里展示自己的本领,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在民勤人内部或民勤县境内,一个外地人,无论你有多大的本事,有多高尚的人格魅力,都立不住脚。因此,团结、互助、互相提携,排斥、打击除民勤人以外的一切人,赚取天下的钱粮,抢夺别人的生存环境,生存资源和生存空间,就成为民勤劳人的天性。
(二)节俭、朴素、勤劳。
民勤人,不仅在生活上极其精细、吝啬而出名,同时,也以做人做事上的精明认真而称著。
民勤人特别善于算计,所以,决不花冤枉钱,走冤枉路。民勤人在生活上吝啬小气,但在谋大事上,却决不含糊。你为什么常败在民勤人的面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和民勤人相处,你要特别留心,以免被人家卖了,你还帮着人家数钞票。
民勤人的精明,再加上民勤人的顽强、执着和特别能吃苦,所以民勤人无敌于天下。也正是“俗朴风醇,人民勤劳,”年,国民政府就将镇蕃改成了“民勤”。
(三)执着、专注、顽强。
无论多么艰苦的地方,都能看到民勤人的影子;无论多么显要的位置,都有民勤人的份子,这是由民勤人执着、专注、顽强奋斗的结果。正国为此,民勤人才成了甘肃乃至西北五省区的“犹太人”。民勤人特别追求和强调所谓“成就感”,一生无所成就,是他们的耻辱。
(四)超人的眼光。
民勤人精而不黠,细而不妄,事事迥明而不庸俗,常处不败之地,就因为他们县有超人的战略眼光。
这里,我们不妨把眼光拉回到历史的隧道中去看看。
在西汉的历史上,有位很有名的人物叫金日磾,他是原匈奴休屠王的王太子,可谓土生土长的民勤人。他的精明、细致与超人的眼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金日磾父亲原为匈奴休屠王,因在降汉时变卦,为昆邪王所杀,故金日磾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被调入黄门内,为汉武帝养马,是年十四岁。
后来,汉武帝在游宴时,检阅他的马队,当时汉武帝的后宫嫔妃站满了前阶,金日禅牵马从殿前经过,金日蝉目不斜视,以极严肃的表现走过前庭,又因为他养的马膘肥体壮,引起了汉武帝的石家庄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itebitrade.com/myxs/2494444.html